文/養心心理治療所 紀佩如 臨床心理師

小明是唸小學四年級的小男生,身材瘦瘦小小的,很喜歡動物和小昆蟲,尤其是甲蟲,一提到甲蟲,他總是眼睛發亮,侃侃而談甲蟲經。他在班上是大家的開心果,個性開朗又貼心,大家都喜歡跟他相處。不過,這學期不知道什麼原因,老師發現他上課總是在發呆,表情也變得很平淡,大部分的時間都一個人獨處。有時候同學要找他一起玩或討論功課,他多半就拒絕、不太搭理人,甚至曾經幾次發脾氣罵人,讓同學感到錯愕與不解。慢慢的,同學也就不太找小明互動了。這星期,小明因為同學不小心把他的鉛筆盒打翻,沒想到他居然大發脾氣,拿椅子砸向同學,之後就奪門而出。老師最後在教室頂樓的小角落找到他,全身發抖哭泣。

老師後來陪小明整理情緒,試著鼓勵他把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說出來。接著,也請學校的輔導人員和心理師介入,嘗試幫助小明。在陪伴的過程中,大家才了解到他長時間因為父母經常爭吵,漸漸變得心情不好,甚至覺得是不是自己不乖才讓父母親吵架。於是,他會盡量體貼關心爸媽,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,以為這樣父母親就會合好。後來父母離了婚,媽媽似乎因此情緒受到影響,變得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大聲責罵小明,有時會喝醉酒,責怪小明「都是因為你不乖,爸爸才會不要我們…」等情緒化的言語。因為媽媽的改變,小明更加覺得一定都是自己做錯事,大人才會生氣,父母才會分開。久而久之,也就越來越缺乏自信,越悶悶不樂,甚至不開心、突然暴怒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。

小明的故事是筆者在多年來,陪伴兒童和青少年所經常會遇到的狀況。

近年來社會競爭、環境變遷的影響,雖然更加重視孩子的智能教育與物質需求的提供,但過大的壓力,包括工作、經濟、人際關係,甚至大環境的變動,卻也可能因為教養者個人不適應的壓力因應方式、失調的情緒行為,或甚而是孩子本身不易教養的困擾壓力,找不到適當的方法,誤而將不當的教養態度加諸在孩子的身上,造成孩子身體、心理或甚至是人格養成的不良傷害。

兒童與青少年要成長為健全穩定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,是需要建立在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安全依附關係。不安全的依附關係(也就是以上所包含的精神虐待),可能造成孩子不安、憂鬱焦慮的情緒與不適當的人際、問題行為。

當然,父母親或照顧者或許不是天生就懂得怎麼教養孩子,可能是藉由自己所學到的經驗(也許從長輩、親友或是專家等等),慢慢揣摩出自己的教養模式。而教養的品質,除了知識經驗之外,還跟照顧者自己本身的狀態有相當大的關係,包括照顧者的身心狀況。因此,有時我們還需要反過來,看看孩子的照顧者是不是需要被協助,也許其能量被耗盡,才會無法顧及到照顧品質。

過去,可能許多人會視孩子為自己的財產或附屬品,或是自我的延伸,認為「自己在管教孩子,他人勿管太多…」、或是認為「孩子是不打不成器、不罵不成器」。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,有其基本的人權與價值,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去剝奪,任何人也應該去尊重。我們回過頭來看自己,每個人都需要自己被尊重與被接納,而孩子若能在安全信賴且被了解與被尊重的環境下學習和成長,孩子將來也會把這學習到的正面的,用在週遭的人事物。因此,父母親與照顧者能夠將心比心,練習常常觀照自己,先把自己照顧好,然後以穩定、尊重且適性的方式教養孩子,孩子也會把這些好的,照顧好自己,影響到環境。

一開始談起的小明,後來被心理師、老師所了解,進而讓他知道自己依然是很棒的孩子,媽媽也許是因為有自己困擾,也需要照顧她自己。同時,老師也幫同班的小朋友上了一堂有關愛和尊重的課,並引導同學去關懷小明,讓他覺得被包容、被理解,之後,漸漸又展開笑容。至於媽媽,老師在家訪的時候,建議她接受專業人員的協助,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、心情,也漸漸恢復原來的生活,同時改善跟小明的關係。

arrow
arrow

    養心心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